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陕西省榆林市城区3种病媒昆虫种群及分布研究
佘建军, 吕文, 高鸿, 李东波, 孙养信
摘要1290)      PDF (1076KB)(825)   

目的 调查榆林市城区蚊、蝇、蜚蠊3种病媒昆虫种类、数量及分布,为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蚊类调查采用人帐诱法和诱蚊灯法,蝇类采用笼诱法,蜚蠊采用粘捕法。结果 捕获蚊类4属5种,淡色库蚊为优势种,帐诱法总密度为19.11只/(顶·h),诱蚊灯法总密度为1.61只/(灯·h),蚊密度城区高于周边农村。捕获蝇类5科19属23种,常见蝇种有大头金蝇、丝光绿蝇、家蝇、厩腐蝇、棕尾别麻蝇和铜绿蝇,分别占捕获总数的36.49%、20.41%、14.78%、10.61%、8.65%和2.61%,总密度为4.42只/笼,农贸市场蝇密度最高。捕获蜚蠊全部为德国小蠊,总密度为16.28只/张,以宾馆密度最高。蚊类活动高峰在7月,蝇类和蜚蠊的活动高峰均在8月。结论 此次调查基本掌握了榆林市城区蚊、蝇、蜚蠊3种病媒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重点防制区域为宾馆餐饮场所、农贸市场、居民区等。

2012, 23 (1): 57-60.
陕西省淡色库蚊抗药性研究
孙养信, 吕文, 佘建军, 霍丽霞
摘要1037)      PDF (796KB)(818)   

目的 了解陕西省不同地区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方法 采用区分剂量法测定淡色库蚊幼虫对4种杀虫剂的24 h死亡率;采用半数致死浓度(LC50)法测定淡色库蚊幼虫对8种杀虫剂的LC50结果 区分剂量法测定结果显示,除榆林市淡色库蚊对氯菊酯属初步抗性群体外,其余均为抗性群体;LC50测定结果 显示,5个市的淡色库蚊对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DDT、DDVP、双硫磷、残杀威的LC50分别为0.001 82~0.012 24、0.008 16~0.094 19、0.000 58~0.005 59、0.002 76~0.020 17、0.100 96~1.296 86、0.144 11~0.512 40、0.001 47~0.007 06、0.234 60~1.182 37 mg/L。宝鸡市淡色库蚊的抗药性普遍较高,除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双硫磷3种药剂外,其余抗性倍数均在全省最高,而榆林市淡色库蚊的抗药性则普遍较低,除双硫磷和残杀威外,其余各药抗性倍数均为全省最低。结论 蚊虫抗药性的产生与杀虫剂的使用密切相关,在创建卫生城市、卫生县城工作中要科学合理用药,开展抗药性监测,以减缓蚊虫抗药性的产生。

2011, 22 (5): 449-452.
陕西省定边县鼠疫疫区革螨调查研究
佘建军, 范锁平, 阮春来, 孙养信
摘要1228)      PDF (850KB)(980)   

目的 调查定边县鼠疫疫区革螨种群构成,为进一步研究革螨在传播和保存鼠疫菌中的作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鼠体螨采集法、窝巢螨采集法。采集的革螨用霍氏液封片,制成革螨玻片标本,光学显微镜下鉴定螨种。结果 共收集革螨3科5属6种463只,北野血革螨占检获总数的40.6%,格血厉螨占33.0%,仓鼠真厉螨占24.8%; 其它为少量宫卵巨螯螨、褪色巨螯螨和阿尔及利亚厉螨。捕鼠859只,挖巢135个。长爪沙鼠为主要宿主动物,占总捕鼠数的90.9%。长爪沙鼠鼠体带螨率7.3%,窝巢带螨率23.7%。收集的革螨绝大多数为雌性个体。结论 主要鼠种寄生革螨种类少,群落结构简单。北野血革螨、格血厉螨、仓鼠真厉螨为长爪沙鼠寄生的优势螨种。

2011, 22 (2): 165-167.
陕西省白纹伊蚊分布边界及影响因素调查
孙养信,佘建军,孙亮,阮春来
摘要1565)      PDF (308KB)(932)   

【摘要】 目的 调查白纹伊蚊在陕西省分布的西北边界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成蚊调查采用帐诱法、诱蚊灯法和诱蚊诱卵器法。结果 白纹伊蚊在宝鸡、韩城市广泛分布于各类生态环境,在陇县、铜川市主要分布于废旧轮胎堆放处等特殊场所,宜君、黄陵、宜川等县未发现白纹伊蚊。该蚊活动高峰宝鸡市在8月,韩城市在9月。温度可能是决定白纹伊蚊分布北界稳定的限制气候因子。结论 白纹伊蚊在陕西省分布的西部边界到宝鸡市,北部边界到陇县、铜川市(王益区)、韩城市连线地带。白纹伊蚊监测采用帐诱法和诱蚊诱卵器法可获得可靠结果,诱蚊灯法不适宜作为白纹伊蚊监测,本调查也为蚊虫防制提供了生态学依据。

2009, 20 (5): 430-432.
陕西省流行性乙型脑炎高发区三带喙库蚊的抗药性研究
孙养信,岳永杰,佘建军,孙亮,阮春来,安翠红,吕文
摘要1374)      PDF (372KB)(1086)   

【摘要】 目的 了解陕西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高发区三带喙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方法 采用人工小时法调查蚊虫密度;采用区分剂量法测定5种杀虫剂对三带喙库蚊幼虫的24 h死亡率;采用半数致死量法测定8种杀虫剂对三带喙库蚊幼虫的LC50。 结果 乙脑高发区养殖场所三带喙库蚊平均密度为194.91只/人工小时;区分剂量法测定敌敌畏、溴氰菊酯对南郑、汉阴、汉滨、平利4个县(区)三带喙库蚊幼虫的24 h死亡率分别为1.84%~13.65%和10.86%~31.25%;半数致死量法测定同一种杀虫剂对不同地区三带喙库蚊的LC50相差1.27~8.00倍。 结论 三带喙库蚊为陕西省乙脑高发区养殖场所的优势蚊种。除平利、南郑2个县三带喙库蚊对DDT敏感,汉滨、南郑2个县三带喙库蚊对氯氰菊酯敏感外,4个调查点的三带喙库蚊对所测试的其他杀虫剂均不同程度地产生了抗药性,其中对敌敌畏和溴氰菊酯的抗药性均达到高抗水平,对氯菊酯的抗药性达到中抗以上水平。化学防制中宜采取禁用、轮用和混用药物等措施以延缓抗药性的发展。

2009, 20 (4): 313-316.
3种抗凝血灭鼠剂实验室及现场灭鼠效果比较
孙亮;范锁平;佘建军; 阮春来; 安翠红; 岳永杰
摘要1268)      PDF (1142KB)(859)   
目的 比较杀鼠迷、溴鼠灵和敌鼠钠盐3种毒饵实验室及现场灭鼠效果,为今后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单笼饲养有选择给饵法测定3种毒饵的适口性及实验室毒杀效果,计算摄食系数和实验室校正死亡率;选择定边县一养鸡场、西安市南郊2个疗养院作为灭鼠现场,用粉迹法测定鼠密度,采取一次性投饵,计算3种毒饵的现场校正灭鼠率。结果 杀鼠迷、溴鼠灵、敌鼠钠盐毒饵的摄食系数分别为0.61、0.24和0.51,分别达到A级、B级和A级,实验室校正死亡率均为100%,达到A级;现场校正灭鼠率为91.34%、80.94%和88.39%,分别达到A级、B级和B级。结论 3种抗凝血灭鼠剂均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及实验室毒杀效果,但杀鼠迷毒饵灭鼠效果优于其他2种。
诱蚊诱卵器和光催化捕杀蚊蝇器在蚊虫调查中的应用
孙养信1;李旭龙2;佘建军1;孙亮1
摘要1268)      PDF (776KB)(771)   
目的 了解陕西省白纹伊蚊分布边界地区的蚊类种群及生态习性;评价诱蚊诱卵器和光催化捕杀蚊蝇器在蚊虫现场调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6年7-9月在3个调查点选择6种不同生境,布放诱蚊诱卵器以诱获白纹伊蚊成虫及卵;布放光催化捕杀蚊蝇器捕获各种成蚊。结果 宝鸡、韩城市发现白纹伊蚊分布。诱蚊诱卵器调查平均诱蚊诱卵指数(MOI)为17.92;白纹伊蚊繁殖高峰期在8月,以山地林地MOI最高,为33.20。光催化捕杀蚊蝇器在黄陵、宝鸡、韩城市共捕获成蚊925只,分属5属8种,淡色库蚊为优势种,构成比为76.11%。淡色库蚊、骚扰阿蚊、三带喙库蚊在各种环境均有分布,三带喙库蚊在养殖耕种区分布较多。结论 白纹伊蚊分布边界与历史资料一致。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骚扰阿蚊为上述地区主要蚊种。诱蚊诱卵器和光催化捕杀蚊蝇器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陕西省韩城市蚊类调查
佘建军1;孙亮1;孙养信1;薛敏学2;苏虎2
摘要1641)      PDF (192KB)(771)   
目的 调查韩城市蚊类种群构成及生态习性,现场应用诱蚊诱卵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成蚊调查采用帐诱法、诱蚊灯法和诱蚊诱卵器法,蚊幼调查采用容器法。结果 韩城市区捕获蚊虫5属7种,侵袭人类蚊虫以白纹伊蚊、淡色库蚊、骚扰阿蚊和三带喙库蚊为多。蚊幼调查容器指数34.38;成蚊帐诱密度为7.16只/人工小时,诱蚊灯诱蚊密度为1.13只/h。诱蚊诱卵器仅诱到白纹伊蚊,平均诱蚊指数15.32%,平均每个诱蚊诱卵器捕获白纹伊蚊1.37只,平均诱卵指数为14.41%;7-9月观察期间,9月诱蚊、诱卵指数均最高,分别达18.25%和21.25%,且平均诱蚊数也高于其他月份。诱蚊诱卵器诱卵指数与配对同步的一次性纸杯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5.14,P<0.001)。成蚊密度特殊场所最高,农村居民区高于城市居民区,休闲活动区高于养殖耕种区;蚊幼调查容器指数亦是农村居民区高于城市居民区,休闲活动区高于养殖耕种区。结论 白纹伊蚊、淡色库蚊、骚扰阿蚊、三带喙库蚊是该地区危害人类的主要蚊种;诱蚊诱卵器具有较好的诱蚊指数和诱卵指数,可以作为白纹伊蚊监测方法,该调查为蚊虫防制提供了生态学依据。
陕西省鼠疫疫区媒介蚤季节消长研究
孙养信1;吕永杰1;白江春2;阮春来1;范锁平1;佘建军1
摘要1186)      PDF (262KB)(648)   
目的 掌握鼠疫疫区媒介蚤种类及季节消长规律。方法 逐月开展鼠体蚤、窝巢蚤、洞干蚤、室内游离蚤种类及数量调查。结果 发现长爪沙鼠鼠体染蚤6种、窝巢染蚤11种,均以秃病蚤蒙冀亚种为优势种;发现室内游离蚤1种,为中华昔蚤。鼠体蚤春夏季明显高于秋冬季;窝巢蚤呈双峰曲线,前峰在4月份,后峰在11月份,前峰明显高于后峰。结论 陕西省鼠疫疫区媒介蚤种类、数量、消长规律有别于邻省鼠疫疫区,灭蚤工作宜在春季和冬季进行。
西安市北郊蚊虫密度调查
孙养信1;佘建军1;孙亮1;王建锋2;李建宁2
摘要453)      PDF (76KB)(642)   
陕西省啮齿动物种数分布及其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佘建军1;李晓晨2
摘要976)      PDF (100KB)(728)   
目的研究陕西地区啮齿动物种数分布及与生态因子、海拔高度、景观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得出回归方程。结果根据自然地理概况,陕西地区划分为6个啮齿动物地理区。对不同地理区内可能影响啮齿动物种数的4种生态因子与啮齿类物种数之间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气温、降雨量、森林覆盖率及面积与啮齿类物种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对秦岭、大巴山地区啮齿类的垂直分布进行分析,啮齿类物种数与海拔高度呈显著负相关。啮齿动物种数与景观类型也有密切关系,景观类型越复杂,啮齿类物种数越丰富。结论与环境密切相适应的啮齿动物与各种生态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态因子影响啮齿类多样性。
亚须纤恙螨作为肾综合征出血热传播媒介初探
佘建军1; 张云2; 黄重安1; 于明明2; 姜克俭1; 吴光华2
摘要1107)      PDF (105KB)(646)   
目的:探讨亚须纤恙螨作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传播媒介的可能性。方法:调查亚须纤恙螨幼虫的地理分布与滋生地;采集该螨分离HFRS病毒;用PCR扩增检测分离HFRSV-RNA。结果:亚须纤恙螨幼虫滋生地和生境符合HFRS疫源地基本特征,主要分布于流行区,为疫区宿主动物体外优势螨种;其幼虫出现高峰季节(11、12月份),宿主带螨率为100%,指数分别为314.83和239.75;其季节消长与人群HFRS发病基本一致,无宿主特异性,能主动叮刺小白鼠。从鼠肺HFRSV抗原阳性鼠体所采集的亚须纤恙螨幼虫以及小黑板采集经叮刺吸食已感染HFRSV小白鼠体液后的游离螨幼虫,分别分离出1株HFRS。结论:该螨能感染HFRSV,有作为HFRSV传播媒介的先决条件。
化学防治黑线姬鼠后的种群数量变化
佘建军1; 李晓晨2
摘要408)      PDF (359KB)(484)   
小盾纤恙螨幼虫活动及空间分布初步观察
黄重安; 佘建军
摘要414)      PDF (115KB)(527)   
陕西省姬鼠型出血热疫源地宿主动物和恙螨的调查研究
佘建军; 黄重安; 姜克俭
摘要1024)      PDF (1110KB)(541)   
本文报道1992年12月至1993年12月对户县惠安化工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自然疫源地宿主动物和恙螨的调查结果。1.捕获403只小兽,隶属2目7属8种,黑线姬鼠占捕获数的73.7%为优势种,其带螨率较高(74.65%);鼠密度高峰在10~12月份,11月份最高。2.收集恙螨39239只,隶属3亚科5属6种,亚须纤恙螨占60.34%,季节高峰在11,12月份,指数分别为314.83和239.75,占该两月恙螨总数的99.3%和99.6%;小盾纤恙螨占39.39%,季节高峰在10月份,指数为514.48,占该月份恙螨总数的99.9%。3.大仓鼠寄生恙螨6种,黑线姬鼠寄生4种;亚须纤恙螨和小盾纤恙螨宿主广泛,无特异宿主。4.本文结果表明:亚须纤恙螨在HFRS传播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这为进一步开展病毒学研究提供了线索。
须恙螨作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的初步调查及实验研究
张云; 李先富; 唐家琪; 赵学忠; 吴光华; 黄重安; 佘建军; 钱俊英; 张家驹; 甘去非; 姜克俭
摘要1046)      PDF (1717KB)(548)   
通过本次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发现须恙螨主要分布于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区,其地理分布与疫区的病例分布基本一致。主要传染源黑线姬鼠鼠体带螨指数为25.1,从鼠肺抗原阳性鼠体所采集的须恙螨幼虫和小黑板采集经叮刺吸食已感染本病病毒的小白鼠乳鼠体液后的游离螨幼虫,分别分离到1株病毒,证明须恙螨具备传播媒介的先决条件。
杀毕净对家蝇成虫杀灭效果的实验室观察
郭美丽; 曹如峰; 佘建军
摘要442)      PDF (431KB)(546)